夏季高温酷热,很多人在户外活动或长时间暴晒后容易出现中暑。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,轻则头晕乏力,重则可能危及生命。面对突发的中暑状况,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比较重要。那么,中暑了到底该怎么办?
1.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:将患者移至树荫下、空调房或风扇可以吹到的地方,避免继续暴晒。
2.解开衣物,帮助散热:脱掉多余的衣物,用湿毛巾擦拭身体,尤其是颈部、腋下和大腿根等大血管部位,加快降温。
3.补充水分和电解质:如果患者意识清醒,可少量多次地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防止脱水。
4.物理降温:可用电风扇吹风、冷水擦浴、冰袋敷额头等方式帮助降低体温。
5.密切观察,必要时送医:若出现意识模糊、抽搐、高烧不退等症状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送往医院治疗。
1.老年人: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,体温调节能力下降,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,且可能因基础疾病服用影响排汗的药物,导致散热困难,更容易发生中暑。
2.婴幼儿: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,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,且自身散热能力较弱,若处于高温环境中,易出现体温升高,引发中暑。
3.肥胖者:体内脂肪含量较高,脂肪的导热性差,不利于热量散发,同时身体代谢产生的热量较多,在高温环境下热量积聚更快,更易发生中暑。
老年人和婴幼儿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,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凉爽;肥胖者需控制体重,减少高温环境下的活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