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杭州仁德妇产医院 > 养生资讯>

热射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

来源:杭州仁德妇产医院 发布时间:2025-08-05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tmxy.net/fkjc/1611.html

  夏季高温环境下,热射病发病急、进展快,若治疗不及时,可能危及生命,因此明确其治疗原则很重要。很多人想知道:热射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?热射病的治疗需遵循科学、规范的原则,以快速缓解病情、减少脏器损伤。

热射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

  1.快速降温

  快速降低核心体温是热射病治疗的首要原则,目标是在发病后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8.5℃以下。可采用物理降温,如将患者浸泡在20-26℃的水中,或用冰毯、冰袋敷于头部、颈部、腋窝等大血管丰富部位;必要时结合药物降温,如使用氯丙嗪等辅助散热。

  2.维持呼吸功能

  热射病可能导致呼吸功能障碍,需保持呼吸道通畅,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。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,应给予氧气支持,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,确保机体氧气供应。

  3.纠正水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

  患者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,易出现脱水、电解质失衡(如低钠、低钾)及酸碱紊乱。治疗中需根据血生化检查结果,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,调整酸碱平衡,避免因内环境紊乱加重脏器损伤。

  4.保护脏器功能

  热射病常引发多脏器功能损伤,需针对性保护心、肝、肾、脑等重要脏器。如出现心力衰竭,可使用强心药物;肾功能衰竭时,可能需要血液净化治疗;脑水肿患者需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,防止脑损伤进一步加重。

  5.防治并发症

  热射病可能诱发感染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,治疗中需密切监测病情,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,若出现凝血功能障碍,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,避免并发症恶化导致病情加重。

热射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哪些事项

  1.避免降温过度

  降温时需密切监测核心体温,避免过度降温导致体温过低(低于36℃),以免引发心律失常、低血压等新的问题。可通过肛温或耳温持续监测,根据体温变化调整降温措施。

  2.谨慎补充液体

  补充液体时需控制速度和量,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补液导致肺水肿、脑水肿。对老年人或有心、肾功能基础疾病的患者,更应严格把控补液速度,遵循“量出为入”原则,根据尿量、血压等指标调整。

  3.密切监测生命体征

  治疗期间需持续监测体温、心率、血压、呼吸、尿量及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,及时发现病情变化。如出现血压骤降、心率异常、尿量减少等情况,需立即采取对应措施,防止病情恶化。

  4.避免盲目使用药物

  切勿自行使用解热镇痛药(如阿司匹林、布洛芬)治疗热射病引起的高热,这类药物可能影响肾脏功能,还可能因出汗增多加重脱水,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。

  热射病的治疗需严格遵循上述原则和注意事项,及时、规范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。在高温天气下,一旦发现热射病症状,应立即启动急救流程,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,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安全。

我的问题还没解决啊

可考虑以下方式咨询

接诊时间:08:00 - 20:00(无节假日医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