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食脑虫”并非真的吃脑,而是一种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微生物,它主要通过鼻腔进入人体,进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。很多人好奇:这种虫会不会粘在手上?我们又该如何防范?
通常食脑虫不会直接粘在手上致病。
食脑虫主要存在于温暖的淡水环境中,如湖泊、河流和温泉中。它通常是通过鼻腔吸入被污染的水而进入人体,而不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。
虽然食脑虫可能存在于水中或泥泞环境中,但它并不会主动“粘”在手上造成感染。只要手上没有开放性伤口,且不将受污染的手接触到鼻腔或口部,一般不会导致感染。
不过,如果你在户外活动后手部接触到不明水源或泥土,建议及时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,避免用手揉眼睛、擦嘴或抠鼻子,以减少间接传播的风险。
1、接触污染水体后出现头痛
曾在可能受污染的水域活动,之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,且疼痛逐渐加重,需警惕食脑虫感染,因为病原体侵入可能引发头部不适。
2、发热且伴随颈部僵硬
身体发热同时颈部活动受限、感觉僵硬,若此前有鼻腔接触污水经历,可能是食脑虫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,需加以关注。
3、鼻腔接触污水后呕吐恶心
鼻腔接触过不洁水源,随后出现呕吐、恶心等消化道症状,可能与食脑虫感染导致的身体异常反应相关,应提高警惕。
4、近期在不洁水域活动后意识模糊
近期有在未消毒水域游泳、潜水等经历,之后出现意识不清、反应迟钝等情况,需小心食脑虫感染影响神经系统。
若出现上述情况且有相关接触史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,详细告知活动经历和症状表现,以便及时诊断和干预。